德国时间2021年8月25日,距离德国大众集团发布以“加速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为目标的“NEW AUTO 2030”发布会一个月后,由奥迪管理层酝酿许久的“Vorsprung 2030”战略,正式官宣!
对此,奥迪集团CEO 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在发布会上对外宣布:
„Die Unternehmensstrategie ‚Vorsprung 2030‘ wird die Zukunftsfähigkeit von Audi sicherstellen“ 奥迪集团的“Vorsprung 2030”战略将确保奥迪品牌在未来的长期市场竞争力。 „Das Tempo der Veränderungen in unserer Gesellschaft nimmt [...]关于“敏捷开发”,这个话题聊起来其实是有些“大”的。
这篇文章源自我过去的一些思考,算是结合在不同公司工作后“集成”的一些经验想法,也基本算是自己到目前为止对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个总结。
V流程开发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这二者该如何选择?
这或许是目前很多传统车企在转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讨论,今天我们就以互相学习为目的,来一起聊一聊这个命题。
文章中难免可能会有不准确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写出来的原因是希望可以和各位分享一同分享“车叔”的理解思路,不管结论对不对,都希望可以给朋友们提供一些讨论的话题,也同样希望获得大家的一些反馈和建议。
文章可能比较长,“车叔”会先从V流程开发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开始,通过一些工作中的实例,从企业文化,组织构架,研发体系,员工配置等方面来聊聊它们的骨架和灵魂
1.敏捷开发模型和V流程开发模型,二者之间为什么会有争论?
2.敏捷开发模型和V流程开发模型的结合
由德国联邦机动车驾驶局 (KBA)发布的关于德国本土市场品牌乘用车(全类型车型) 「2021年1月-7月」累计销量统计的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德国汽车行业7月份的销量出现明显疲软和下滑趋势: 2021年7月:私家车新车上牌23.6万辆,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13.8% 2021年1-7月:累计新车上牌162.7万辆,同比增长+6.7%
其中“新能源汽车”数据为:
纯电动:2021年7月新车上牌25.464台,占当月新车上牌总数的11%,同比增长+51.6%,环比下降-23.8%。1月至7月,累计174.180台,同比增长+185.1%。
汽车上的传感器种类繁多,比如压力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等。然而,在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浪潮之下,当燃烧做功这一复杂的物理过程被抛弃之后,很多和内燃机相关的传感器正面临着市场日益萎缩的风险。
与此相反,有一种传感器的用量却不减反增,且变得愈加重要,甚至堪称是电动化浪潮下最大受益的者。它既不新潮,能够像激光雷达一样惹来众多初创企业和资本,也不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AI,却也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
它,就是电流传感器。
应用
在过去,汽车上的电流传感器,其最主要功能是用在12V蓄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
而随着电动车的快速普及,一些全新的“管理系统”也纷纷涌现,例如DCDC,On-board-charger, 电机逆变器,高电压电池管理系统等等,这无疑给电流传感器的制造商们,带来了新的市场发展潜力。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动力系统比内燃机要安静得多。基于这个优势,电动车的粉丝们,甚至还勾画出一个没有交通噪音的城市梦想。
安静的街道和交通环境固然会让人倍感舒适,但是“静音”的车流却也同样隐含着不可忽略的安全问题。
一项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些低速行驶的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直到与行人相撞前一秒钟才会被听到。而燃油车在启动引擎或者在低速行驶过程中所发出的“噪音”,对于防御意识不强的儿童,或者拥有视力障碍的残障人士来说,是其判断交通环境安全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自2021 年 7 月 1 日起,在欧盟范围内所有新注册销售的电动汽车都必须强制配备汽车声学车辆警报系统 (AVAS系统:Acoustic Vehicle Alerting System),并且其在倒车或者低速行驶时,汽车声学警报系统必须自动开启工作状态。通过这种人为产生的噪音,以此来增加安全系数用以更好地保护行人的安全。
其实,这项由欧盟委员会起草的“新”法规(EU Regulation No. 540/2014)早在2014年就在欧洲议会通过执行了,此后经过多次调整,拥有五年的过渡期。而该法规普及推广的第一阶段已于2019年正式生效:自2019年7月1日起,欧盟境内汽车制造商生产销售的新型号电动汽车上必须配备AVAS系统。
而该法规推行的第二阶段已经从2021 年 7 月 1 [...]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SOA
SOA的设计流程
混合系统的SOA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SOA
用「软件定义汽车」,这可能是当今业内智能网联汽车的“风口”下,被“炒”的最火的一个概念了。
为什么这么火?
我个人觉得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