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国内的公知网络上流传着一道经典的“送命题”:
2014年至2017年,新兴互联网造车企业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这是否和特斯拉开源技术发明专利有直接关系?
客观地讲,开放专利不等于放弃专利,开源专利也不等于开源技术。专利更像是一本“说明书”,它可以用来保护技术,为你提供一种如何利用某些技术来解决某些问题的思路,但它却无法指导你创造技术。
如果我们将目前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技术和趋势)的蓬勃发展全部都归功于特斯拉一家企业的话,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纵观2021年全年,德国本土汽车市场中全品牌全类型乘用车的累计销量约为262万辆,同比销量下跌-10.1%。其中汽油动力车型和柴油动力车型的销量自2021年年初开始就持续呈现出断崖式下降的趋势,全年降幅比例分别为-63.4%和-36.0%。 而作为欧洲“新能源车型”爆发的主战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国市场内混合动力车型(+43.0%)以及纯电动车型(+83.3%)的持续性增长! 越过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的2020年, 挺过芯片产业供应链断层加剧的2021年, 跨入虎年的德国汽车工业,会一改往日的颓势,逐步恢复上升趋势么?
2022年2月初,由德国联邦机动车驾驶局 (KBA)发布的关于德国本土市场品牌乘用车(全类型车型)「2022年1月」累计销量统计结果如期而至。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纵观历史,汽车并不是作为美学艺术品而被设计出来的。
在汽车工程师的眼中,或许只有那些精确无误的机械参数,无以伦比的机械构造以及它们完美的协同运作才能真正定义一辆汽车的独特魅力之处。 但是,这些独特的“魅力”,却很难传递给普通消费者让他们可以感同身受。 据问卷调查显示,随着汽车消费的广泛普及以及人类对科技消费品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一辆汽车的内外饰设计美感早已成为其在消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汽车的内饰舒适度,美观哲学以及它包含的科技感,已经慢慢成为普通消费者购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 — 排在外饰设计之前,仅次于汽车的品牌可靠性及耐用程度。 21世纪初始,汽车技术和美学设计的多元发展在残酷的竞争背后渐渐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就在我们普通人还未能真正理解一款带有品牌传承的内饰美学元素时,电子科技和智能移动设备主导的时代却已悄然来临。 汽车产业的“新四化革命”已经如火如荼,随着电动化物联化时代的到来,汽车本身的功能属性正在减弱,而汽车的智能化属性,空间社交属性将开始不断凸显。值得庆幸的是,在汽车蜕变成一款“共享化工具”之前,我们尚处在科技感数字化和传统质感美学并重的时代。随着美国的芯片法案通过,欧盟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2022年2月8日,《欧盟芯片法案(The European Chips Act)》草案正式发布。《欧盟芯片法案》的起草逻辑同《美国芯片法案》及其相似,包括一揽子措施,旨在帮助欧盟实施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同时确保在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根据该法案,欧盟拟动用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有资金,使2030年欧盟区的芯片产能恢复至全球芯片产能的20%左右。
众所周知,芯片是现代数字经济的核心,从智能手机和汽车,到医疗、能源、通信和工业自动化的关键应用和基础设施(芯片变成了基础元件),而疫情带来的冲击使得世界范围内面临芯片严重短缺的问题,欧洲必须加强其在半导体方面的能力,以确保未来的竞争力并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和供应安全。
▲图1.芯片导致的消费电子和
汽车减产刺痛了所有的汽车强国
欧洲的优势:抱团取暖,并非是中小公司的“专利”。
2021年1月,博世跨域计算解决方案部门正式成立,为特定应用开发汽车软硬件,涉及驾驶员辅助系统、信息娱乐、联网服务及自动驾驶等方案。这是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老大的一次重大战略重组,涉及全球近1.7万名工程师。 时间往前推三年,2018年9月18日,大众集团正式发布专门为纯电动车打造的MEB平台。彼时,作为全球汽车销量老大, [...]
2022年1月20日,海外知名汽车媒体Motor1.com在完成对全球范围内12个独立汽车市场的数据统计后,正式在其新专栏Motor1 Numbers中发布了最新一期的 “The best-selling Cars in the world in 2021” 全球汽车消费者市场偏好差异调查报告!
在崇尚大肌肉大排量的北美汽车市场,哪款车型可以独占鳌头?在竞争激烈风格迥异的欧洲各国市场,哪些车型仍可长期霸榜?
在兵家必争体量巨大的南美汽车市场,哪些车型最受民众宠爱?
在拥有全球最大体量的中国汽车市场,哪些车型可以乘风破浪?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结果!
North America’s Obvious Choices
美国汽车市场2021年最畅销车型排行
被消费者公认的“皮卡标杆” – 福特F系列(包括 F-150、F-250、F-350 和 F-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