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据市场预测服务专业调查公司LMC Automotive统计,全球多数轻型车主要市场的供应受限依然严重,而中国严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以及欧洲俄乌冲突令供应链断裂情况雪上加霜,进而给全球销售活动带来下行压力。
据统计,全球轻型车销量在2022年4月份同比下降达惊人的25%,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市场的销量均大幅萎缩。其中,全球最大单一销售市场——中国汽车行业的销量为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2022年1-4月,销量预计完成768万辆,同比下降12.3%。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主要汽车企业中,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车企均出现产销下滑的情况。其中上汽受到上海疫情影响,4月销量下滑超过60%,而广汽集团和宇通汽车销量下滑均超过30%。
汽车“缺芯”仍是行业头等大事。
3月底,沃尔沃汽车发布警告称,由于半导体物料短缺(由于一种特定类型的芯片采购出现问题)再次迫使工厂停工,预计将持续到二季度,这意味着将难以实现今年的产量预测。
此前,吉利汽车表示,预计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全球芯片短缺将给其今年的盈利能力和销售目标带来压力。此前该公司报告称,2021年利润下降了12%。
对此,该公司表示,对定制芯片和全球化供应链的依赖意味着半导体短缺对生产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将通过本地化和内部芯片开发等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在过去的2021年,大部分车企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芯片供应短缺影响。比如,简配类似自动启停、后排空调控制系统、无钥匙进入、中控大屏及ADAS辅助驾驶等功能。
比如,去年宝马就曾一度暂停旗下车型的驾驶辅助套装的选装。部分品牌车型则因为毫米波雷达芯片短缺造成供应链中断,用户只能在购买车辆后,根据到货进度,再进行硬件后装。
进入2022年,随着全球疫情持续,上游芯片代工扩产进度低于预期以及物流问题,汽车芯片短缺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去年底,有企业预计,2022年芯片或许会有缓解可能,但显然又无法兑现。
需求仍处于高位
近日,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Arno [...]
2022年4月初,由德国联邦机动车驾驶局 (KBA)发布的关于德国本土市场品牌乘用车(全类型车型)「2022年1月-3月」累计销量统计结果正式新鲜出炉。从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德国汽车行业在2022年3月份的整体销量,同比和环比,继续呈现明显两极分化的走势:
2022年3月:新车单月上牌约24.1万辆,同比暴跌-17.5%,环比增长20.4% 2022年1-3月:新车累计上牌约62.5万辆,同比下降-4.6%
纵观2021年全年,德国本土汽车市场中全品牌全类型乘用车的累计销量约为262万辆,同比销量下跌-10.1%。其中汽油动力车型和柴油动力车型的销量自2021年年初开始就持续呈现出断崖式下降的趋势,全年降幅比例分别为-63.4%和-36.0%。 而作为欧洲“新能源车型”爆发的主战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国市场内混合动力车型(+43.0%)以及纯电动车型(+83.3%)的持续性增长! 越过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的2020年, 挺过芯片产业供应链断层加剧的2021年, 跨入虎年的德国汽车工业,会一改往日的颓势,逐步恢复上升趋势么?
2022年2月初,由德国联邦机动车驾驶局 (KBA)发布的关于德国本土市场品牌乘用车(全类型车型)「2022年1月」累计销量统计结果如期而至。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